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中国人,全球外科第一人很合理吧

第1619章 脑膜瘤?

   “良性的?那就是脑膜瘤?”

   这对于众人来说,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。

   毕竟都是学医的,自然知道学医的不容易。

   更不要说,对方是陆晨的学生了。

   用万里挑一来形容安冉医生,那是一点也不为过。

   真要是恶性脑肿瘤的话,就算是陆晨亲自动刀,可最终的结果呢?

   或许命是能够保住,可恶性脑瘤的复发几率还有生长周期太过恐怖。

   稍有不慎,就有可能再度爆发。

   陆晨能做一次,可两次,三次呢?

   这无疑意味着一位将来的顶尖神外专家的陨落。

   谁的心里也不会好受。

   医学生,本身就是吃尽了苦头的。

   好不容易到了可以发光发热的时候,这样的打击,试问安冉医生怎么受的了?

   一开始大家都屏着不说,那是因为还没用到安慰的时候。

   而现在的话,确诊为良性,却是让所有人在不经意间松了一口气。

   这也是下意识的反应。

   这其中,自然包括了陆晨。

   万幸,看上去的确是良性肿瘤。

   说实话,安冉脑子里的这个肿瘤研判起来真的很困难。

   刚刚ct影像出来的时候,就连陆晨内心也是“咯噔”一声。

   太像恶性肿瘤的样子了。

   还好,核磁的结果更加的清晰。

   给陆晨提供了更好的判断空间。

   对于神经外科的医生来说,脑膜瘤倒是很常见。

   脑膜瘤本身是起源于患者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。

   其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.2%,居第2位。

   女性:男性的比例为2:1,发病高峰的年龄在45岁左右,儿童少见。

   好消息是,脑膜瘤的良性比例较高。

   在一般的情况下,许多无症状脑膜瘤多半是在体检或者是偶然的情况下发现的。

   而多发脑膜瘤患者的情况偶尔可见,在神外的相关文献中,脑膜瘤患者一般有家族史的报告。

   当然,目前国内精神外科的技术也是突飞猛进。

   尤其是这两年以来,陆晨给国内的神经外科带来了太多的变革。

   最新型的手术技术,最前沿的病例理解。

   可以说,单单是陆晨回国的这一年多,国内的神经外科就经历了大跳跃的发展。

   脑膜瘤在如今国内顶尖的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看来,并不是太大的问题。

   而且根据国内的统计,50%的脑膜瘤患者,其肿瘤大体位于矢状窦旁。

   除此之外,大脑凸面,大脑镰旁的患者比较多见。

   其次为蝶骨嵴、鞍结节、嗅沟、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。

   这也是为什么,安冉的ct报告出来的时候。

   众人的预感都不太好的原因,就是因为安冉的肿瘤是生长在脑室内的。

   一般来说,这样的情况很少见才对。

   大脑凸面脑膜瘤、失状窦旁脑膜瘤、镰旁脑膜瘤、脑室内脑膜瘤、多发脑膜瘤是目前最为常见的脑膜瘤种类。

   蝶骨嵴脑膜瘤、鞍结节脑膜瘤、嗅沟脑膜瘤、中颅窝脑膜瘤、桥小脑角脑膜瘤、小脑幕脑膜瘤、岩骨-斜坡脑膜瘤、枕骨大孔脑膜瘤、海绵窦脑膜瘤、眼眶及颅眶沟通脑膜瘤则是相对较小。

   不过,所有的这些脑膜瘤分支全部都有一个共性。

   那就是全都属于良心范畴。

   这一点,无疑是给患者吃了一颗定心丸。

   甚至,对于一些发展缓慢的脑膜瘤,医生还会建议观察为主。

   在不是必要的情况下,任由脑膜瘤自行生长。

   等到影响到了患者,或者是压迫大脑到了一定程度之后。

   才会考虑进行手术切除。

   甚至说,有些患者从发现脑膜瘤到最后的切除,可能会经历5年,10年,甚至有20年以上的记录。

   这对于患者来说,并不会影响到生存。

   偶尔所造成生活上的“麻烦”,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。

   只不过,这些病例对于安冉医生来说,并不具备可参照性。

   作为一名医生,尤其是神经外科的医生。

   绝不会允许自己的脑子里,存在着一颗“定时炸弹”。

   就算这颗“定时炸弹”或许不会危及到自己的生命。

   所有医生都很清楚。

   神经外科的医生,所要担负的,是百分百精确的手术。

   一旦上了手术台,一个细微的变化,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医生的发挥。

   而一次简简单单的失误,也可能会造成无可挽回的结局。

   正因为这一点,这个肿瘤,必须要切除才行。

   就像是看看说的那样。

   肿瘤从目前来看,虽然是良性的。

   可是,它毕竟已经压迫住了功能区。

   而放眼全国,不,就算是放眼全世界,除了陆晨之外,不管是哪位专家,在涉及到功能区手术的时候,谁也不敢说自己有百分之百的信心。

   毕竟在手术中,每一个细微的变化,都可能会影响安冉一辈子。

   说不定,只是一次双手无关紧要的颤抖。

   就可能造成未来顶尖的神外医生就此“陨落”。

   “从目前的影像来看,可以确定为良性肿瘤,不过具体是什么性质,是不是脑膜瘤的分类,还需要在经过检查和判断。”

   陆晨此时的心情算是好上了不少。

   从已知的检查结果来看。

   这个肿瘤虽然压迫住了功能区的部分,不过,肿瘤呈球形生长,与脑组织边界也还算是比较清楚。

   “我判断为混合型的可能比较大,其他的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知道。”

   按理说,因肿瘤呈膨胀性生长,病人往往以头疼和癫痫为首发症状。

   可是,安冉并没有出现过相对应的情况。

   这一点,倒是比较让人意外。

   按理说,这个肿瘤的大小也不算是小了。

   患者应该会出现一定的反应才是。

   除非。。。

   除非是安冉有意瞒着。

   再说,安冉本身就是神经外科专业的。

   自我判断起来。

   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。

   至于安冉为什么要有所隐瞒,这或许要等到安冉清醒过来之后,才能知晓。

   “我建议安全起见,再做一个脑血管造影看看。”

   “好的,陆院士,我们这就准备,只不过,安冉医生感染期间,脑血管造影是不是安全?”

   “放心,这方面我已经考虑过,不会受到影响。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